全网整合营销服务商

网站建站+网站优化+竞价托管+智能营销

免费咨询热线:133-1953-9959

大理网络推广5992784蔻的简单介绍

中国今年主场重要外交活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召开在即。

10月9日,作为COP15配套的外交活动,2021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洱海)论坛(简称“洱海论坛”)在云南大理开幕。世界目光聚焦这里,约60名外方人员参会,包括联合国官员、外国驻华使馆相关负责人、外国相关智库、研究机构及高校专家学者等。

在COP15开幕前,举办这场高规格暖场论坛意味着什么?论坛选址为何定在洱海?洱海近年来的治理经验,能够为全球湖泊治理贡献哪些中国经验?

大理州委书记杨国宗在论坛上分享洱海治理经验。南都记者潘珊菊摄影

在洱海论坛召开期间,大理州委书记杨国宗、大理州常务副州长李琰、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席教授孔海南各抒己见,从自身经历解答了上述问题。

在孔海南看来,洱海论坛选择在大理,不仅是因为洱海保护治理取得显著成效,更因为洱海出现的问题,不是个例,洱海的治理经验,有望推广到全国,甚至世界其他地区。

“在中国层面,如果以一个平方公里面积为计数,95%以上湖泊面临的水污染风险或出现的初期问题,都与洱海类似。”孔海南分析,这意味着,洱海模式和经验,可以推广到中国其他湖泊的治理中。

什么是洱海模式?

洱海是云南省的第二大淡水湖,“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自然美景闻名遐迩,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大理。

然而,由于工业、农业、旅游业等产业的无序开发,洱海的水质日益恶化。自上世界80年代以来,洱海不断出现“生产生活对湖体过渡侵蚀”、“流域污染日益加重”、“污染负荷不断增加”、“蓝藻大面积暴发和聚集”等问题。

2006年,洱海保护被纳入了“十一五”国家水专项范畴;2015年以后,大理开启洱海保护治理抢救模式。

在洱海论坛的主论坛上,大理州委书记杨国宗分享了洱海经验。

杨国宗介绍,为了抢救洱海,过去五年,大理系统实施了环湖截污、河道治理、生态修复等系列重大治湖工程,洱海水质下滑趋势基本得到遏制。

洱海的治理思路,被总结为“退、减、调、治、管”几个字,保护治理实现了从“一湖之治”向“流域之治”、“生态之治”的转变。

“退”是为了加快恢复洱海自然生态岸线。杨国宗介绍,在洱海周边治理上,大理展示出壮士断腕的决心,开创“人退湖进”的先河:全面停止洱海周边开发建设项目,暂时关停2498家餐饮客栈,对洱海核心区范围内的1806户7270人进行生态搬迁,拆除各类违章建筑40多万平方米,初步建成129公里环湖生态廊道。

“减”是指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科学确定了洱海流域人口和产业发展规模。大理州常务副州长李琰介绍,大理已经彻底转变了“环湖造城、环湖布局”的发展模式,大理市城乡开发边界面积从188平方公里调减到148平方公里,海东规划开发面积从140平方公里压减至9.6平方公里。

“调”是以洱海高水平保护倒逼流域产业转型发展。比如,大理已经实现了12.36万亩大蒜全部清零,实施16个面源污染治理项目,大幅度削减了农业面源污染;奶牛存栏从10万头减少到3万头;全面关停了洱海流域57座矿山,关停搬迁洱海周边的3家水泥厂,积极引导畜禽规模养殖场全部向流域外转移。

“治”指洱海实现了流域污水全收集、全处理;“管”则是把洱海保护治理范围从252平方公里的湖区扩大到2565平方公里的整个流域,由单一的“治湖”转变为综合的“治域”。

李琰提到,经过努力,2020年生态环境部公布的洱海水质评价结果为“优”,2021年1—8月,洱海国控断面水质综合评价为“优”。洱海保护从抢救性治理阶段转入到保护性治理和生态修复阶段。

在李琰看来,洱海保护治理取得的成绩是初步的、阶段性的。洱海水质波动或“钟摆”现象明显,保护治理工作就像“滚石上山”,“我们还在山脚,连山腰都没有到。”

洱海治理或适用于95%中国湖泊

水环境研究专家孔海南在33年前就开始做洱海相关研究,他也见证了洱海十多年的治理和保护工作。

见证洱海十多年治理和保护工作的水环境专家孔海南。南都记者潘珊菊摄影

孔海南认为,洱海论坛选择在大理,不仅是因为洱海保护治理取得显著成效,更因为洱海出现的问题,不是个例,洱海的治理经验,有望推广到全国,甚至世界其他地区。

孔海南解释,在中国层面,如果以一个平方公里面积为计数,95%以上湖泊面临的水污染风险或出现的初期问题,都与洱海类似。这意味着,洱海模式和经验,可以推广到中国其他湖泊的治理中。

随着洱海论坛的举办,世界的目光聚焦大理,约60名外方参会人员中,包括联合国官员、外国驻华使馆相关负责人、外国相关智库、研究机构及高校专家学者等。

孔海南认为,这是一个机会,让“政府主导、依法治湖、科技支撑、企业创新、全民参与”这20字的洱海经验被世界看到。

“欧美国家人口稀少,那里的湖泊情况和中国不同。但是对于世界上其他人口密度较大的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中国洱海的治理经验是值得推广的。”孔海南说。

“水质风向标”海菜花重现,生态效益初显

洱海水质改善了,不仅当地居民和游客有目共睹,国家濒危水生植物海菜花的重现,也成为有力佐证。

海菜花对水质很敏感,在被污染的水中无法生长,因此被称为“水质风向标”。这种植物曾经在洱海和滇池大面积生长,随着水体污染,渐渐消失,2016年以后,海菜花回到洱海,这让孔海南欣喜不已。

孔海南自称是海菜花的粉丝,在他的描述中,这种纯洁美丽的植物有着半透明的白色花瓣,花蕊呈鹅黄色,成片地开放在洱海湖面,为洱海增添了更多动人景致。

不仅如此,海菜花的出现,还给当地农民带来致富的希望。

在白族人的餐桌上,海菜花是一种可以食用的蔬菜。孔海南和他的团队想到,为了保护洱海,当地人痛下决心,不再种植大蒜了,那么能否把海菜花作为生态蔬菜进行种植?

为此,大理州的技术人员和上海交通大学云南(大理)研究院的技术人员合作,共同种植了三千余亩海菜花。

孔海南算了一笔账,在上海购买一斤海菜花需要50元,这意味着一亩海菜花的经济效益可以达到7000元,比种植大蒜高。一旦销路打开,这种洱海特有的珍稀濒危植物,可能将变成农民致富的途径。

“海菜花的例子,正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佐证。”孔海南说。

南都见习记者宋凌燕 记者潘珊菊发自大理

版权保护: 本文【大理网络推广5992784蔻的简单介绍】由信途科技长沙网站建设发布,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xintukeji.cn/jzxx/1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