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晚报讯 历时10小时之后,3月21日18时35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外科大楼手术室,随着小儿外科团队完成最后一针缝合,40岁妈妈捐出的240克左外叶肝脏顺利移植到1岁4个月儿子阳阳的体内。
一家三口共度艰难时刻。长江日报记者胡冬冬 摄
在病房焦灼等待一天的父亲程先生得知手术成功,俯身告诉病床上的妻子:“手术成功了。你的肝会在儿子身体里重新生长,长成他需要的样子……你也要加油。”
■ “妈妈牺牲这么大,儿子,挺住”
“妈妈牺牲这么大,儿子,挺住!”21日7时多,目送妻子被推进手术室后,程先生吻了吻阳阳给他打气。
阳阳家住湖北安陆,出生后不久,父母发现他的大便是白的,身体皮肤黄疸越来越重,30天后全身泛黄绿色。一开始,夫妻俩以为孩子就是黄疸,可带着他从安陆辗转到孝感就医,医生们都说没有办法控制黄疸,建议到同济医院就诊。
同济儿童医院多学科团队确诊阳阳患的是“胆道闭锁”,且已经伴有不可逆的肝硬化。据小儿外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杨继鑫介绍,胆道闭锁是肝外胆管堵塞,无法排泄出胆汁,进而引发肝硬化。如果阳阳在出生60天内就进行葛西手术,预后相对较好。但阳阳到同济就诊时,已经快80天了,葛西手术虽然能改善胆汁引流,但不能逆转肝硬化,最终还是要肝移植。
“我们本来想一次到位,直接做肝移植手术。”程先生说,但是医生告诉他们,孩子的病情拖太久了,营养很差,身体完全无法承受肝移植手术,必须先做葛西手术,让孩子的营养跟上来,再择机做肝移植手术。
阳阳做完葛西手术后,妈妈带着他回到安陆老家休养,程先生继续南下广州打工。“孩子最终还是要肝移植的,我要比以前更加努力赚钱,为孩子攒手术费。”
■ “整个肝给他我都愿意”
2021年底,在广州打工的程先生接到了最不愿意却又迟早会接到的电话:“孩子的肝坏了,要移植。你是家里的顶梁柱,我的肝可以给孩子,你快回来签字。”
妻子在电话中哭着告诉丈夫,阳阳体重只有10.3公斤,黄疸明显,食欲减退,近几个月来反复发作胆管炎,难以控制。同济小儿外科团队已经组织全院会诊,小儿外科、儿科、肝脏外科、麻醉科、手术室多轮讨论,亲体肝脏移植手术是唯一能救阳阳的办法。
听着妻子电话中的哭声,程先生只说了一句:“知道了。”晚上,他一个人在广州的出租屋里失声痛哭。
“太难了。”3月21日,儿子妻子都被推进手术室后,程先生回忆起那次痛哭,絮絮叨叨说了很多。阳阳查出胆道闭锁前,夫妻俩都在广州打工。“泥瓦工,一年下来赚不了多少钱,刚够养活一家子。”程先生告诉长江日报记者,阳阳还有个17岁的姐姐,如果阳阳没生病,一家人日子虽然过得紧巴巴的,但也还安稳。
他望向窗外:“孩子要是没得这病,该多好啊。”
接到妻子电话后程先生赶回老家。当夫妻俩把决定告诉双方老人时,阳阳的爷爷坚决反对,他担心儿媳妇的安全:“活人的肝怎么能割呢?万一手术不成功,孩子没了,儿媳妇也没了,这个家怎么办?”
但是阳阳妈没有丝毫动摇:“整个肝给他我都愿意!”
“肝脏的再生能力很强,孩子妈不会有事的。”程先生耐心说服自己的爸爸相信医学,相信同济。“阳阳得这个病后,我就一直在网上查,我知道只有肝移植能救他,虽然手术难度很大,但已经是成熟的技术了,同济的医生一定可以治好孩子。”
20日晚上,手术前夜,远在安陆的奶奶担心得整晚没睡,21日一大早便给程先生打来视频电话,想看看儿媳妇。但此时阳阳妈已经推进手术室了。奶奶说着说着哭了:“我的媳妇很善良,是位伟大的母亲!”
■ “儿子有救了,心放下了一半”
21日上午9时40分,同济肝脏外科张万广教授开始为阳阳妈妈实施取肝手术;
11时25分,取肝手术完成,张万广顺利从阳阳妈妈体内取下240克肝脏;
经过20分钟修肝,11时50分,妈妈的肝脏运进宝宝手术室,准备移植进宝宝身体。
阳阳所在手术室,医护正协力做肝脏移植。 长江日报记者胡冬冬 摄
“术前我们通过计算机‘三维重建’阳阳妈的3D数字肝脏,精准评估和计算合适的肝脏部位及大小,同时胆管造影确定胆管的位置,尽可能多地保留健康的胆管。”据张万广教授介绍,成人与儿童的肝脏动脉、静脉、胆管血管等管道口径相差大,尤其是移植肝、重建管道的操作,难度大、精准高。取供肝、修整肝、切除受体病肝、吻合供肝血管及胆管,每一个步骤都环环相扣,任何一处细节的疏忽,都可能导致手术失败。
得知妻子取肝手术顺利完成,程先生走出病房,守在电梯口,想第一时间看到妻子。几分钟后,意识到妻子不会这么快下来,他又走回病房。“儿子有救了,心放下了一半。”几分钟后,他又焦虑地站起身:“我老婆会不会有事?”
他连忙打开手机看直播。“肝脏具有很强的代偿和再生能力,切下的肝脏部分可以很快重新长出。”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医院外科学系主任陈孝平正在直播间讲解他担心的问题:“我国亲属间肝移植技术已经很成熟,在国际上也处于一流水平。同济医院对每一台器官移植手术都进行过精准评估。”
■ “小儿亲体肝移植是难度最大的器官移植手术”
13时02分,手术进入到最关键的植入阶段,难点在于下腔静脉、门静脉、肝动脉的吻合以及胆道重建。特别是肝动脉,只有1毫米左右,必须在显微镜下小心完成,缝线均匀且不能造成通道的堵塞。
“这样的操作可以说是在钢丝上跳舞,用的手术缝线比头发丝还细1/5。”同济医院小儿外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朱天琦告诉长江日报记者,小儿亲体肝移植是器官移植中难度最大的手术,被誉为“皇冠上的明珠”。
“给小孩儿做手术就像修表一样,和大人相比,同样的病,复杂程度和精细程度、手术操作难度都成倍地增加。”小儿外科主任冯杰雄教授说,胆道闭锁是一种良性疾病,不会像肿瘤一样复发,只要移植手术后按照医生的指导服用抗排斥药物和随访,就能生存下来。根据同济小儿外科的临床研究发现,小儿肝移植术后总体治愈率可达98%,5年存活率在95%以上。
21日18时35分,同济外科手术室传来好消息:“手术成功!”
阳阳爸爸紧绷了一天的神经松弛了下来:“孩子这么可爱,你让我们怎么放弃他?”他像是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迫不及待想要去看孩子:“做父母的,再难也要撑下去。”
重生时间线
21日,历时10小时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小儿外科团队完成手术。40岁妈妈捐出的240克左外叶肝脏顺利移植到1岁4个月儿子阳阳的体内。
7时30分
阳阳妈妈被推进手术室
9时40分
同济肝脏外科张万广教授开始为阳阳妈妈实施取肝手术
11时25分
取肝手术完成,张万广顺利从阳阳妈妈体内取下240克肝脏
11时50分
经过20分钟修肝,妈妈的肝脏运进宝宝手术室,准备移植进宝宝身体
13时02分
手术进入到最关键的植入阶段,难点在于下腔静脉、门静脉、肝动脉的吻合以及胆道重建。特别是肝动脉,只有1毫米左右,必须在显微镜下小心完成
18时35分
同济外科手术室传来好消息:“手术成功!”
(长江日报记者王恺凝 江梦晴 通讯员童萱)
【编辑:费吟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