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O资讯

seo

「小学课题成果推广方案」小学成果推广活动方案

时间:2023-11-25 信途科技SEO资讯

信途科技今天给各位分享小学课题成果推广方案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小学成果推广活动方案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和分享本站。

本文导读目录:

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策略研究课题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

1、从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来看。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生活方式的变迁以及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对每个社会成员都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可持续发展观念和战略,要求每个社会成员具有终身发展的愿望和终身发展的能力,具有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2、从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来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任务,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真正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一定是自主学习。因此,倡导自主学习成为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首要任务。从教与学的关系来看。教学方式决定学习方式,学生的自主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因此,研究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策略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3、从当前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来看。传统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上,从而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的不断销蚀。长期以来课堂教学沿袭满堂灌、满堂问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学习变成了一种在外力强制下的被动行为、他控行为。学生常常在盲目、“无我”的状态下进行学习和作业,很少能独当一面地从事完全自控的学习活动。这种缺乏能动性、自觉性的被动学习,完全丧失了促进主体成长和发展的长远价值与意义。从指导与自主的关系来看。传统教育过于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牵得比较多,学生总是处于被动地位;实施素质教育以来,大力提倡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不敢多指导。因而,如何正确认识指导与自主的关系对推进素质教育显得十分重要。

4、从学校自身的发展来看。我校开展立项课题《自主创新教育》研究三年来,营造了和谐融洽的校园人文环境,引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形成了教师潜心教研的氛围。为了进一步深化教育科研成果,加强课题衔接,故提出本课题的研究。

二、课题的界定

“自主学习”是一个与“他主学习”相对立的概念,是对学习本质的概括,是高品质、高质量的学习。一般指在教学条件下学习主体自觉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过程或能力。

“指导”是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实践给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指点式的培养活动,它侧重于对受教育者提供一种帮助和引导。

“策略”,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采用的一系列具体的问题解决行为方式。

本课题旨在通过研究促进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策略,达到唤醒小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习惯以及自主学习品质的目的。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构建小学生自主学习的具体目标,形成促进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策略,提高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

2、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得到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提高、自主学习的习惯以及自主学习的品质得到培养。

四、主要理论依据及假设

(一)理论依据

1、主体性发展教育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活动,即主体活动,是个体自觉地与客体(活动对象)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人只有通过主体活动,才能对客观世界发生作用,才能主动地认识客观事实,并在这一过程中改进发展和完善人本身。 2、统整的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由认知主体积极建构的。建构是通过新旧经验的互动实现的。学生有特定的自然禀赋,在特定的自然社会和家庭环境中生活,接受不同的文化熏陶,产生不同的生活体验、知识积累、思维习惯和认知结构。应该重视学习者先前所建构的知识和经验,并将学习者已有的知识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

(二)理论假设

通过研究促进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策略,唤醒小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帮助小学生在学习交往中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并有意识地调整自我;提高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自主学习品质,帮助小学生深化感知力、想象力、思考力与创造力,使小学生随时都能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角色地位和存在价值,释放出自身的生命潜能,进而学会学习。

五、完成课题研究任务的条件分析

1、自主学习不仅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新一代人才终身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2、学校《自主创新教育》课题的研究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因此,本课题的研究有良好的学校基础。

3、参与本课题研究的人员有区教学能手、教学新秀,他们有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六、研究内容

1、研究小学生自主学习的具体目标。

2、研究促进小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习惯以及自主学习品质形成的指导策略。

七、实施思路、操作原则及研究方法

1、实施思路

该课题作为统领辅导区的总课题,教师人人参与研究。根据小学生的不同年龄特征,分低、中、高三个梯度,中心以教研组为单位,村校以校为单位进行探索。同时要突出研究重点,抓住语文、数学这两门重点学科进行攻关。具体实施时,首先从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入手,增强教师向会指导、善指导努力的意识;其次,把指导的侧重点放在课内,并做到紧密联系课外。

2、操作原则

为保证该研究的顺利进行,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自主性原则。教师应根据课题方案和自身实际自主选择研究内容,创造性地开展研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活动、体验乃至创造。

(2)差异性原则。受教育者之间是存在个体差异的,造成的原因有先天条件差异,有环境影响的不同,也有教育条件的不同。这些差异决定了教育工作不能只是要求有差异的个体都要达到统一的教育目标,而应当按照这种差异进行因材施教,使每个受教育者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3)师生合作原则。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据此,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

(4)整体发展原则。要把课堂教学与学生身心素质各方面看作是一个相互联系的发展整体,使课堂教学与社会、家庭、学生生活形成一个相互协同的整体。教学力求面向学生整体素质的可持续发展。

(5)反思性原则。反思是回顾已经做过的工作,把握既定的目标、进展,提出改进的方案,应用从教学中或从他人身上所学到的知识的一种能力。实验中,教师要具备反思的意识,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指导行为。

3、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经验筛选法、调查法。

(1)行动研究法。研究前制定计划,研究中实践计划,观察学生反应,研究后观察效果,反思教学活动,改进教学活动。研究周期可长可短,范围可大可小,研究人员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集体。每一次研究都应该有计划、实践、观察、反思这四个环节。该方法适用于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与实施阶段。

(2)案例研究法。教师记录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反思。该方法适用于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

(3)经验筛选法。搜集、整理课题研究材料,筛选有用的,剔除无用的,然后把有用的材料集中起来进行总结、提炼。该方法适用于课题研究的总结阶段。

(4)调查法。运用采访、座谈、问卷、一般统计等方法了解、掌握课题研究情况。该方法适用于课题研究的全过程。

八、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 2004.10——2005.1)

工作目标:

(1)制定课题研究方案,申报课题,开题论证,修定课题方案。

(2)搜集国内外关于自主学习的资料,了解自主学习研究的进展情况。

(3)按照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结合学校原有课题《自主创新教育》的研究成果,形成各学段学生自主学习的预设目标。

(4)开展调查研究,弄清各学段学生原有自主学习的情况,并对照自主学习的预设目标及国内外自主学习的研究情况确定本课题研究的若干个支撑点。

(5)对课题组成员、子课题负责人进行培训,各子课题负责人制定子课题研究计划。

2、实施阶段( 2005.2——2006.6)

工作目标:

(1)点上实验:如何指导小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策略有哪些;怎样认识指导与自主之间的关系;从他主学习转向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有没有基本的规律与原则可以遵循。

(2)追因调查:弄清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应对。

(3)验证研究:在实践中不断验证并修定小学生自主学习的目标。

(4)课题研究中期评估。(2006.1)

(5)下阶段课题研究规划。

3、总结阶段( 2006.7——2006.10)

工作目标:

(1)搜集实验中积累的资料,从中总结经验、寻找规律,筛选出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策略。通过面上推广深化、拓展和完善本课题研究。

(2)结题汇报活动。(2006.10)

九、保证措施

(一)组织保证

课题负责人:陆 华

课题主持人:王 兰

课题组成员:邹 建、邹 宇、费业明、邹 英、邹小珠

主要子课题设置及其负责人:

小班条件下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策略研究 邹 英

小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指导策略研究 邹 宇、马红芳

小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指导策略研究 费业明、陆建英

小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指导策略研究 邹 慧

小学生自主学习科学的指导策略研究 邹晓东

小学生自主学习音乐的指导策略研究 吴 静

小学生自主学习体育的指导策略研究 邹立新

小学生自主学习美术的指导策略研究 陈 斌

小学生自主学习品德与社会的指导策略研究 倪燕伟

(二)制度保证

(1)定期召开课题组成员工作例会。(2)落实 “教学能手、教学新秀管理意见”。(3)完善校本培训、公开课展示、实验经验交流、“新绿杯”优秀教育教学论文评比、教科研先进个人评选等制度。

(三)经费保证

学校保证实验所必需的经费。如:专家讲座、教师论文评比、公开课展示、外出参观。

十、成果形式

1、课题研究报告。

2、小学生自主学习的具体目标。

3、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策略经验集。指导策略分三个层次:一是带有全面指导意义的指导策略,二是学科指导策略,三是个案型指导策略。

4、小学生自主学习情况调查报告。

5、其他有关本课题的研究活动和物化成果。

如何开展小课题研究

小课题研究是与大课题研究相对而言的,属于校本研究的范畴,是一种重要而可行的校本教研方式。小课题研究更强调教师的自觉行动。所谓“小”是指:研究范围微观、内容具体、切口小、周期短,容易操作。小课题研究的目的主要是解决教师个人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困惑,并总结经验,不以理论研究为主,是一种微观的应用性质的研究。教师本人作为研究者,研究内容可以是教学过程中的章节或某个专题,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现象、案例、问题等。研究成果可以是总结报告、展示课、教学设计、教学论文等;研究周期长短咸宜,短则几个月,长则一学年、几学年等。可以是一人或多人研究。不刻意要求完整运用某种研究方法,阅读、记录、反思、行动可灵活运用。总之,小课题的特点可以用“小”、“近”、“实”、“真”来概括,“小”就是从小事、小现象、小问题入手,以小见大,类似于“提高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度的研究”;“近”就是贴近教学,贴近现实,不好高骛远,比如“数学应用题问题的研究”,“学困生转化研究”,“提高学生对数学错题进行自我分析诊断能力的研究”;“实”就是实实在在,摒弃大而空的描述预测,多一点实在的关注,类似于“怎样记住学生的名字”,“怎样排位”等;“真”就是要真研究、真讨论,写真文章、真实践。 概括来说,小课题研究,就是教师的自我研究,是以教师自身教育教学过程中迫切解决的问题为研究对象,以问题解决、经验总结为研究目标,吸纳和利用各种有利于解决问题的经验、知识、方法,改进教育教学工作,同时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课题研究。二、开展“草根式”小课题研究的一般步骤1.选题选题的一般步骤是先发现和提出问题,再查找资料,分析问题,最后结合实际,确定研究课题。选题主要有以下几个基本途径。(1)从教育教学的问题及困惑中选题 小课题研究的目的是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各种具体问题,教师天天置身于教育现场,这是教育问题的原发地。比如:如何提高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怎样解决部分学生不能独立完成作业的问题;如何让课堂教学既开放又有序;如何对待学生间的差异等。教师可以从自己感到不很满意或需要改进的地方去选题,长期积累,挖掘出值得研究的问题来建立自己的“问题库”。 面对诸多的实际问题,教师究竟该选哪一个问题作为小课题进行研究呢?这要从值得研究的问题的价值和紧迫性方面考虑。当问题成为困难时,教师需要分析问题的主要表现与原因是什么。继而查阅资料、学习借鉴他人的经验,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教师关注、追踪、分析某个教学问题,这个问题就可以成为课题。如部分学生不能独立完成作业,主要表现在没有掌握所学内容,解决的办法是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培养学习能力,由此,可以形成一个课题:促成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策略研究。(2)在切磋交流中发现课题 在阅读学习中,最为关键的是教师要时时注意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思考,对自己工作中的相关问题或经验进行解读和分析,使有价值的问题或经验在联系、解读中逐渐清晰起来。(4)从学生的反应中寻觅课题 教师要多了解学生的反应,通过观察学生的言行,与学生交流,更好地发现学生现实的需要,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同时,挖掘一些教师意想不到的但有研究价值的小课题。(5)从已有成果的应用研究中归纳课题 研究的取向主要是将他人研究的成果应用于自身的教育实践。这类课题由于是学习他人的成果后,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具体实施,比较适合年轻教师。一般从教师自身感兴趣的他人成果选题时,需注意可操作性。(6)总结经验形成课题 教师结合自己的兴趣,对自我教育教学经验进行分析及总结,进行系统化的梳理和理性分析,这有助于帮助教师发现自己的教育教学亮点、成功之处,促进教师个性化发展,形成自我教育特色。这类小课题一般适合已经具有一定教学实践的骨干教师去研究。(7)创新工作生发出课题 这类小课题往往需要比较科学的研究方法,对教师教育科研素养要求比较高,因此比较适合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教师去选择。研究的取向主要为发现新规律、探索新方法、阐述新关系。2.搜集资料资料收集包括阅读书籍、查阅历史文献等收集书面资料,还包括通过实地调研,访谈获得直接研究材料,还可以通过体验取得有关材料,并对材料进行整理归纳分析,为下一步研究做准备。3.确定研究目标与内容 小课题研究,教师不仅要撰写详细、规范的研究方案,还要明确自己的研究目标和内容,知道自己要研究什么,从而突出研究重点,明确课题研究要达到的阶段性和最终目标,必须明确课题要解决什么教育实践问题,该课题对教育教学质量有哪些方面的改善。4.实施研究教师要先明确解决问题的主要方式和途径,可采用案例法、观察法、行动研究法等。应特别强调,小课题研究的核心是行动,行动是研究方案付诸于实践的过程,是一个寻找问题解决、创造教育实践新形态的过程,研究过程要充实、切实。原始资料如果不及时记录,到需要时再去追忆、收集,则为时已晚。况且,所有这些真资料也将成为教师撰写论文最生动有力的素材。因此,教师要注意原始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做过的事情,教师要随时注意记录、反思和总结。要特别注重教育教学过程中一些有意义的细节,对细节的反思与改善,可以提升教学实践水平。要注意边实践边研究、边研究边实践,反复修正。小课题研究要注意淡化形式、注重实效,立足于教师个人的特点、兴趣和爱好,着眼于解决问题,改变思维方式,转变行为,服务于日常教育教学活动,服务于教师专业发展。教师要注意与同事间的合作与交流,必要时寻求专家引领。同时,管理者要注重课题研究操作的个性化,鼓励教师根据自身条件,选择、运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和策略去开展研究,倡导有能力的教师尝试运用学术型研究方法开展相关研究工作,但不强制要求。5.表达研究成果 中小学教师应有自身独特的研究表达方式,应鼓励教师使用自己的语言阐述课题成果。小课题研究倡导的成果表达方式很多,例如:教育叙事、论坛、论文、日志、案例描写、课例报告、经验总结等。这些方式便于操作,与教师工作实践相辅相成,能很好地解决工作与研究的矛盾,是教师教育教研活动的重要载体。其实在讲述成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产生新体会、新发现、新认识,进行新思考。 三、小课题研究的一般管理流程 小课题研究过程简单,这对教学任务比较繁重的教师而言,心理上也就较容易接受,较容易入手,同时,让教师感觉有用。但是,这种研究也并不是自生自灭的,而是需要引导与管理,组织相关培训和课题研究指导工作。对于学校来讲,如何来组织和管理“草根式”小课题呢?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步骤。1.教师选题,填写《教师小课题研究报告单》(见附件),借以了解教师规划的小课题研究的方向和步骤,还可以较好地提高教师的自我诊断能力。2.教师以教研组为单位向学校教科室申报立项。对教师提交上来的题目,管理者要进行精心筛选,帮助教师把研究的题目定位在解决自己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总结经验。3.学校教科室研究,批准立项,向申报者发立项研究通知书。4.教师实施研究,积累研究过程资料。教科室组织各种集体研讨活动,对教师的研究进行督查指导。5.阶段性小结,开展中期成果鉴定会,对研究状况进行评估。6.结题。教师向教科室提出结题申请,整理研究过程资料及成果资料并交教科室。教科室组织有关专家听取研究者的报告,对课题进行评审,向研究者宣布评审意见。7.开展课题成果推广会,对研究成果进行推广和奖励。四、小课题研究的激励措施1.管理者要注意创设开展小课题研究的氛围 学校科研文化具有隐性的渗透力量,组织者应设法引领教师意识到研究是自己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从而主动投入教育科研活动之中。管理者要帮助教师打破课题研究的神秘性,增强教师开展小课题研究的信心。同时,要考虑教师的能力、素养、时间、精力等因素,这些往往决定着教师可以不可以进行研究,能不能将研究进行到底。因此,帮助教师从实际出发,在充分了解自己的基础上设计合理的计划和目标。2.管理者应多方为教师提供专业支持 比如,为了易于教师操作,理顺思路,可以把研究流程改制成表格形式,引导教师建立科学的逻辑体系。教师的时间和教研活动时间都是有限的,为了真正提高教研活动的效果,可以让常规教研与小课题研究相结合,在教学、听课、评课过程中发现问题,形成小课题,通过集体备课拟定出对策,在教学、听课、评课中去实践研究,通过研究讨论加以改进,一个一个问题去攻关。笔者主张个体研究与群体研究相结合,让具有相同或相近课题的教师结合成“研究共同体”,一起分享、交流、实践、提高,让教师感受到研究的快乐、成长的快乐。可以选取教师感兴趣的教学内容,轮流上课和研讨,增进教师的相互了解,实现共同提高的目的。同时,利用教师研究论坛、互助交流活动、博客等为教师提供辅助。这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降低教师对小课题研究的忙乱性,让小课题研究与常规教研相辅相承,相得益彰,激发教师进行小课题研究的兴趣和积极性。3.鼓励教师用自己的方式去开展研究 管理者要重视教师之间的差异性,以教师的个体自我需求为出发点,高度呵护这种课题研究的自我化倾向性、个性属性。帮助教师根据自身关注点和自身能力选择合理的课题,并帮助教师设计符合自身情况的研究计划,允许教师过程操作的特色化,保护教师开展研究的积极性。4.注重成果评价多元化 基于普通教师的差异性,课题研究成果的评价定位不应太高。应根据教师的能力来鼓励教师进行多样的成果总结。教师对于自己研究结果的表述,不宜脱离自身的实际可能性去追求高深的理论阐述,应该力求避免空洞、抽象和程式化,用自己的表现方式来展示成果。要提倡生动的案例和个性化的语言,提炼自己的经验、体现自己的特点。对高一级的课题申报,原则上是在小课题研究的基础上提名,把教师完成课题研究状况记入教师档案,在评优树先中有所体现。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成为研究者的呼声日益提高。经历过小课题研究的教师认为,小课题研究转变了自己的工作习惯,重新认识了多年来的教学习惯,从只是埋头工作,到学会反思,记录总结教训与经验,教师不再面对工作中的问题发牢骚,而是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课题研究促进了教师不断学习,团结一致,坦诚相待,分工合作。把小课题研究作为自己的工作行为、思维方式,那么教师的专业水平必然会越来越优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教师要实现由“经验型”到“科研型”,由“教书匠”到“教育家”的转变,就必须搞研究,尤其要搞小课题研究。基于小课题研究的特点,可以做到教师“人人有课题,个个搞研究”,促进一批科研成果的诞生和科研骨干的成长。5.表达研究成果 中小学教师应有自身独特的研究表达方式,应鼓励教师使用自己的语言阐述课题成果。“草根式”小课题研究倡导的成果表达方式很多,例如:教育叙事、论坛、论文、日志、案例描写、课例报告、经验总结等。这些方式便于操作,与教师工作实践相辅相成,能很好地解决工作与研究的矛盾,是教师教育教研活动的重要载体。其实在讲述成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产生新体会、新发现、新认识,进行新思考。

学校是怎样推进课题研究的,有哪些做法?

从推进主体这个角度,将小课题称之为校本课题,即由学校组织立项、进行管理、开展有关的课题研究工作。县区层面的工作主要是对学校开展小课题研究提出要求,对课题研究提供指导,为其将来立项为上一级课题及成果评奖提供政策保障,在课题管理上不必提出过细要求,强化学校对小课题的自主管理。

1, 学校的领导要了解小课题研究对学校发展的意义。

2,小课题研究制度要宁简勿繁,以便使更多的教师能够参与进来,所谓小课题门槛低指的就是它不需要履行繁杂的手续,防止很多教师望繁杂的手续而却步。

3,采取了把学校课题层层分解、使每个教师都有子课题的方式,这样做的优点是解决了有些教师难以确立课题的问题,缺点是教师被动接受课题,不注重与自身工作的结合,不真正开展研究。

4,按照学校工作的周期安排小课题研究成果的交流、分享与推广。

谁有小学六年级应用题方面的课题方案?

《小学生解答应用题错误的调查研究》的课题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1、背景

(1)、通过资料显示,学生中对应用题普遍具有畏惧心理和漠视心理,为了应付考试只有简单地套用“类型”解题,缺乏对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分析及对解题策略的掌握,忽视了对学生优良思维品质的培养,造成解答应用题错误率之高,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之浅,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之弱的现状。很难实现让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个目标。在小学教学活动中,培养解决问题能力也处于一种核心地位。然而许多教师对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仍运用传统方法,学生往往凭生搬硬套就能解决基本概念问题,教师无意之中强化了学生机械模仿与不深入思考的思维习惯。虽然占用了大量的教学时间和精力,学生解题正确率仍很低。这充分暴露了应试教育在思维技能培养上的缺陷。

(2)、正对这一现象,我们应意识到:注重学生解答应用题方法的指导及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新课改的需要。要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必须了解学生解题能力如何。由此,我们数学组提出开展《小学生解答应用题错误的调查研究》的探究活动。通过对错题的调查分析,找出问题原因,寻求对策,提高他们的思维技巧。

2、课题要解决的问题

(1)、改变在数学应用题教学过程中“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现象。培养学生的解题兴趣、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2)、通过调查,掌握学生解应用题的情况。在研究的过程中针对“好、中、差”三种类型学生解答应用题时的问题所在,进行个案分析,缩短认知距离。

(3)、通过调查分析,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练习方法。建立一种开放的、与生活相结合的、生动的课堂学习模式。切实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4)、通过调查,分析和了解学生知识与技能掌握水平、解题知识和技能类化水平。使学生在遇到各种类型的应用题时,都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解答,逐步地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关注他们学习过程和结果,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6)、通过师生的活动与实践,进一步了解应用题的结构,从而提高小学应用题课堂教学质量。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理论意义:

课题《小学生解答应用题错题的调查研究》,将针对小学生解答应用题错误的分析,既有利于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也有利于对差生的学习障碍进行诊断,提高他们的思维技巧。有利于改革课堂教学单一、封闭和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焕发数学课堂的生命活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能力。加强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发展,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实践意义:

本课题的研究实施,将会探索出新课标下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找到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最佳途径。具有可操作性和应用价值。在实践上可以促进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发展,从而提高应用题教学质量。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观点、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周围的生活、事物,进而提出数学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

三、国内外同领域的现状及情况分析:

20世纪80年代以来,问题解决已成为国际数学教育的一种潮流。美国从80年代起,就非常重视问题解决。美国数学教师协会1980年颁布的《行动议程》中的第一项建议就 是:“问题解决必须成为学校教学的核心”。在最新的课程标准中,它也是五项教学目标之一,同时也是其13 项课程标准中居于首位的标准。对于造成一步或简单两步计算应用题错误的原因,国内早有研究。研究者认为,解应用题错误的原因主要是学生对应用题的结构、类型以及对应用题中时间、空间的叙述不能正确理解。

趋势分析:

国内外历来的数学课程都把解决问题列为重要目标。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无论是总体目标还是分目标,都明确表述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这一目标。

本课题与之联系与区别

联系:

⑴、本课题在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上与他们的研究是相同的。

⑵、可以借鉴一些成功的方法和经验。

区别:

⑴、本课题研究的是“学生在解答应用题学习中出现的错误”的原因分析。而其他课题的研究是“培养学生解题的能力”的教学方法。

⑵、现行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与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相差一定距离,本课题研究的具有很强的必要性。

⑶、本课题将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调查和分析,拟在小学生解答应用题困难原因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探究出新课标下的教学模式,打破教师把应用题分类、运用解题公式的格局。注重教学方法,不仅要靠教师传授,更要靠学生主动的感悟、理解和实践、练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切实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化的发展为目的。

⑷、本课题研究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行为的变化为外线标志,以以研究他们的思维过程为切入点,旨在提高学生的解决应用题的能力。

理论依据:

1、现代教育家陶行知:“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是教学生学”。当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也多次提出:“教为了不教”,主张让学生学会学习。

2、著名的当代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认为“学会如何学习本身要比‘学会什么’来的更重要的多”。

3、教育家卢梭认为:教学应让学生从生活中,从各种活动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主动地进行学习,反对让儿童被动地接受成人的说教或单纯地从书本上进行学习,他认为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给儿童各种知识和灌输各种观念,而在于引导学生直接从外界事物和周围事物环境中进行学习,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从而使他们获得有用的知识。

4、创新性教学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是指教学生学会学习的教学。第二,是指教师在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时如何做到创新与优化,进而培养以创新性学习为核心目标的教学方式.

5、“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辩证统一的教学观。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结合。教师的主导作用要体现在提出学习目标、要求,安排学习计划、内容,指导学生学习方法等。学生主体地位只有通过学生主动地学习才能实现。

6、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知识不是由教师直接传授给学生的,而是由学习者自己主动建构的,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借助一定的力量(包括教师)和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

政策支撑:

《标准》将学生数学学习的目标分为四个方面:即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对 “解决问题”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及“情感与态度”并列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要求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能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世界,提出各种问题;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数学问题;

保障体系:

1、现行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与教育改革发展趋势相差一定距离,本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强。

2、课题组成员素质高,均是具备大专学历,多人正在自修本科,有的教师多次参加课题的研究,有丰富的研究经验,均具备较强的业务能力。

3、学校领导重视教科研工作,并提供可靠的政策、经费保障。

4、我校具有较强的科研气氛,有利于实验的研究。

5、我校地处经济开发区,是铜山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学生家长普遍重视教育。本课题研究旨在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得到社会和家长的支持。

6、2006年11月2日,我校与铜山县郑集实验小学举行了签约仪式,正式成为教科研“手拉手”友好学校。我们曾与乌克兰巴甫雷什苏霍姆林斯基学校结为联谊学校。我校又是徐州市师范大学教育实验基地。因此,我们大家的课题将得到众多教育专家的指导,他们可以给我们提供理论支持,我们有更多的机会得到支持和合作。

四、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通过调查、访谈与课堂分析等方法,从解答应用题的一般策略“条件和问题的收集。分析数量关系。拟订解答计划。解答。检验与评价。”这五个方面对学生解答数学应用题能力作描述性的记录与分析,针对解题错误原因,找出及时补救的策略。旨在为《课程标准》的实施教学实践提供丰富、翔实的研究资料和一定的教学建议。引领本校广大数学教师,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努力转变教学方式,促使教师在研究和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从而提高我校的数学教学质量。

内容:

一、工程应用题的内容设计的策略。

二、解答工程应用题的错误的原因的分析的有效途径。

1、对于不同类型的工程应用题,组织全班学生进行测试。

2、抽出差生,根据不同类型的应用题,再分别对他们进行个案分析,找出错题的原因。

从学生解答应用题的方法和过程进行测试,对学生的解题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水平,解题知识和技能的运用水平,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

3、组建学生个人数学学习档案。

进行全面、细致的调查以后,应该对自己的学生有了深刻的了解,但还需要组建学生个人数学习档案,并进行适当的分类、比较,做成表格。

4、学生解答工程应用题的的错误总结。

三、小学生解答工程应用题学习评价的策略。

五、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小学五、六年级学生。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认真学习建构主义理论、现代认知心理学,《新课程标准》等一些相关理论或文件精神,摘录对课题研究有指导作用的理论知识,供学习和借鉴,做好资料收集和存档工作。

(2)行动研究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勤于将自己从课题研究中获得的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反思、修正、再实践逐步积累经验。

(3)、调查法:以全体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在科学方法论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通过运用问卷、访谈、测量等科学方式,有目的、有计划、系统的收集有关数据和资料进行汇表。

(4)、观察法:通过对小学生在数学课堂学习的过程中表现,进行全面、细致和深人的观察,从而获得比较充实、比较客观的事实材料,确定其得以发展的条件。

(5)、个案分析法:以个别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建立个案,对其应用题的解答分析,进行追踪记录,对个体情况进行全面深刻的分析,为验证课题提供依据。

(6)、经验总结法;认真撰写阶段性报告,总结各阶段的得失,不断调节研究步伐,最后以总结形式完成课题研究的结题报告。

本课题的研究,还采用书面测试法、访谈法与课堂分析法等方法。

六、具体措施:

第一阶段:(2006.5——2006.9):准备阶段。

⑴、确定课题名称,研讨撰写课题方案,拟定试验计划。

⑵、成立课题实验研究小组;

⑶、搜集相关理论资料。

⑷、课题组成员拟定实验方案,准备申报,进行课题论证;

⑸、搞好课题前测。

第二阶段:(2006.9——2006.12):确定研究实施方案

⑴、实验开题并对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进行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培训。同时认真学习《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等新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件,以及教育科研的理论与方法、案例研究的相关理论等,为本课题实验的实施做好准备工作。

⑵、根据方案、课题实施计划开展研究工作,根据各学科特点进行分解和细化。 编制研究目标细化量表。

⑶、认真作好记录和阶段性总结。

⑷、定期召开课题成员会议,解决研究中出现的问题。

第三阶段:(2006、12—2007、7)研究的具体实施阶段

⑴、探讨课题的适用性;构建子课题模式 示范引导;全员参与;推广深化

⑵、修改研究方案,调整研究方向。

⑶、构建学科子课题模式,进行全方位研究。

⑷、阶段性研究成果的推广,促进研究深化。

⑸、阶段性成果鉴 定、推广、子课题模式构建。

⑹、聘请相关专家进行理论论证.

第四阶段:(2007、9—2008、1)课题研究的矫正、成果总结和推广阶段

对研究过程出现的意外情况进行再研究 跟踪调查

①对研究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进行再研究。

②召开成果推广和鉴定会。

③对研究对象进行定性评价。 统计数据,写出相关的总结材料。

第五阶段:(2008.3——2008.7)模式研究的总结阶段。

⑴、撰写研究总报告。

⑵、向上级申请课题的结题验收,评估并总结推广科研成果.

七、人员分工

课题组长:秦雯

负责研究方案的设计、研究报告的组织和撰写。

课题组其他成员负责方案的执行、研究个案的收集整理。

八、预期研究成果:

1、 优秀课例、课件(光盘);

2、 教学设计集、论文集;个案集。

3、研究报告。

如何进行科学研究和成果推广的小

一、推广价值 (一)成果的教育理念是新颖的、先进的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验研究”作为我园已顺利结题的市级普教科研资助金课题,其教育理念是先进的,是符合《纲要》精神的。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说:“我的成功归功于幼儿园,因为幼儿园让我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可见,健康人生的基础即是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的培养。 (二)成果的推广是具有操作性、时效性的 通过推广实践,可以进一步探索出符合现代要求的、积极的、良好的各种行为习惯,寻求培养幼儿良好生活行为习惯的有效对策和方法,改善育人环境,为幼儿一生身心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促进幼儿园保教水平的提高。这一成果的推广,从现实和长远看,无疑都有重要的意义。 二、推广的过程 (一)对原成果的学习与认识、提炼 1、收集、学习、分析“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有关资料; 2、成立课题推广小组,制定保障制度,组织管理网络,具体分工; 3、总结、提炼推广重点,做好课题推广计划。 (二)实践阶段 1、不断反思、探索、创新推广方法; 2、开展观摩活动,交流应用经验; 3、分阶段完成、落实应用目标。 (三)总结阶段 1、运用多种方法对成果效益进行教育评价; 2、收集案例、活动资料,整理、汇总推广资料; 3、形成成果应用分析报告。 三、成果对教育教学的影响 (一)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了幼儿的身心健康,保证了教育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 (二)讲文明、有礼貌的良好行为习惯,实现了幼儿社会领域教育目标的有效达成; (三)幼儿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四、成果的创新应用措施 (一)创设推广条件,保障成果的有效推广 1、成立推广领导组,实行分层管理; 2、组织学习成果,制定推广计划; 3、聘请专家,指导推广工作; 4、完善考评制度,鼓励积极进取。 (二)创新成果推广措施,加速成果转化 1、整合成果内容,发挥成果效能。 2、发挥幼儿园教育的作用,树立良好行为意识。 (1)耐心说教,形成意识; (2)反复训练,形成习惯。 3、抓住教育契机,使教育更有渗透性和随机性。 (1)重视晨间接待,发挥文明礼貌的教育窗口作用; (2)开展行为训练活动,强化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4、环境熏陶,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 首先,注重树立两方面的榜样:一是师德榜样,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德育工作队伍。二是树立同伴榜样,在班级里设置类似评比栏的“我真棒”、“好样的”等栏目,对孩子的一些行为表现进行张榜公布,及时发现和表扬孩子良好的行为。 其次,注重环境的创设。教师们将良好的行为习惯与美化幼儿园环境相结合。 5、加强个性化施教,使教育更有针对性。 6、深入教育科研研究,使教育更具科学性和实效性。 五、推广成效 (一)幼儿身心得到全面、和谐发展 1、幼儿身体素质普遍提高; 2、幼儿各种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率有明显提高; 3、幼儿智能素质得到较好发展; 4、幼儿获奖捷报频传。 (二)提高了教师的整体素质 1、提高了教师的师德素质; 2、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行为得到进一步转变; 3、教师科研意识、成果推广意识增强。 (三)形成大量有价值的有关资料 积累了大量的、有价值的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观察记录、活动方案、教育随笔、经验总等,为成果的进一步推广提供宝贵经验。参与教师推广达18人,历时4年多,期间整理、创编儿歌100余首,故事15个,歌曲18首;论文35篇,随笔、个案分析各50余篇,活动设计30余篇;按生活卫生习惯、 文明礼貌习惯、学习习惯,选出36个重要行为习惯,编写了《家园共育手册》,指导家长做好家庭方面习惯养成教育工作。建立了《人民南路幼儿园幼儿日常行为规范要求》;归纳整理出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方法途径若干。 (四)提升幼儿园办园形象 成果的推广应用,提升了我园的办园形象和社会声誉。在此期间,我园成功创建“四川省示范性幼儿园”、荣获“全国巾帼文明岗”、“省三八红旗集体”、“省妇女儿童喜爱的单位”等荣誉称号;被命名为首批“四川省少年儿童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践基地”、“泸州市德育基地示范学校”及江阳区“艺术教育特色幼儿园”称号,在连续两年一次的区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中均获得了特等奖的优异成绩。 六、认识与探讨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一种长期的、日积月累的、循序渐进的、耐心细致的工作,有许多工作还需要我们更多的投入,研究更多的有效的教育方法,针对幼儿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在今后对幼儿进行养成教育的实践中,我们还应做到: (一)养成教育与一日活动的充分整合。 怎样才能把习惯养成教育贯穿于一日生活中,又如何在一日生活活动中融入养成教育内容,是检验教师教育能力,教育水平,教育机智的重要方面,迫切需要教师提高养成教育与一日活动充分整合的能力。 (二)养成教育的持之以恒 由获得对某种行为的认识到此种行为的初步习得,再到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过程中,不仅需要教师的教育智慧,更需要教师持之以恒的精神。 (三)养成教育做到家园同步 通过多种途径,向家长传播先进的教育理念,做到家园同步共同实施养成教育,才能使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得到巩固,才能创造家园一致的和谐氛围,才能真正使幼儿成为一个高素质的人才。

关于小学课题成果推广方案和小学成果推广活动方案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信途科技。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信途科技转载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站长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tukeji.cn/xintu/80830.html

相关文章

现在,非常期待与您的又一次邂逅

我们努力让每一次邂逅总能超越期待

  • 效果付费
    效果付费

    先出效果再付费

  • 极速交付
    极速交付

    响应速度快,有效节省客户时间

  • 1对1服务
    1对1服务

    专属客服对接咨询

  • 持续更新
    持续更新

    不断升级维护,更好服务用户